作者:梁奇 柏玮娜 史盼盼 赵天
作为食品安全领域国际认可度最高的认证标准之一,ISO22000:2018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一套专用于食品链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近日,扬州大学校区食堂顺利通过该体系认证并取得认证证书,成为江苏唯一的大学生和幼儿食堂全覆盖通过此项认证的校园餐饮单位。
这得力于扬大食堂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筑牢食品安全防护墙。
进入扬州大学文汇路校区的食堂后厨,员工的便服和工作服都高高地悬挂在更衣区的架子上。
“这些衣服只有悬挂在高处才能充分地接受紫外线消毒。”扬州大学后勤保障处饮食服务中心主任李月梅介绍,原本食堂工作人员的工作服都放在衣柜里,根据ISO22000要求,服装和工作服的消毒增配了紫外线。
该食堂形成了全流程控制体系。工作人员换好工作服后,需要接受食品级次氯酸消毒水的喷淋消毒,次氯酸消毒水可以在10秒内灭杀99.999%的细菌和病毒。
而食堂在菜品烹调前,需要对蔬菜和鸡蛋进行“智能浸泡”,工作人员放水后,监测系统就会开始工作,水多水少或浸泡时间不够都会被系统“抓拍”
通过物联网设备,还可直接发现当日到岗人员未按规范执行情况,平台实时回传中心监管平台。
上下班要打卡,想必大家都熟悉,但是上班前要答题,题目答不对不给上班,可能全国也只有扬州大学食堂了。
在扬州大学文汇路校区,食堂后厨的大叔大婶上班前除了刷脸打卡、测体温外,还需要主动选择是否有如下身体状况,比如感冒、腹泻、伤口化脓、咳嗽有痰等,如果这一切都没有问题,还需要“答题”,如果答题不正确,则入口门不会打开。
“这是我们针对人员安全管控的第一关。”李月梅介绍,除了对食堂员工进行定期培训,让他们每天答题也是强化食品安全意识的重要一环,“他们哪怕第一次没有答对,但是会在答题过程中知晓正确答案,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和食堂管理规范。”